返回

我锦衣卫临时工,咋成权臣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87章 我林十三清者自清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寡妇摘走的大茄子一般,垂头丧气的说:“既杨部堂作证,林十三,你可以走了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怒道:“老子是皇家传奉官,锦衣卫的副千户,有飞鱼赐服在身!你一个七品官想抓就抓,想放就放啊?”

    “魏元吉,你等着罢!”

    说完林十三扭头愤愤离去。

    他刚走出会审大堂,严世蕃和赵文华、罗龙文还有一堆严党官员迎了上来。

    严世蕃惊讶:“你怎么出来了?”

    林十三笑道:“大哥,小弟我清者自清,他们拿我没奈何。我不出来难不成住他这破烂地方?这里又没有美酒、美女。”

    严世蕃道:“徐一城手下那群人这回卯足了气力要整你。我带着人来此准备给你撑腰。”

    “你竟轻轻松松便出来了?”

    松江府华亭县几乎所有土地都姓“徐”,故严世蕃私下蔑称徐阶为徐一城。

    林十三笑道:“他们抓我的原因是我林家造的那批棉甲劣质不堪。”

    “大哥,明跟你说了吧。他们还真不是空穴来风。棉甲的事情上,我跟我爹是发财发过头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棉甲是劣是优,不是这群科道言官说了算。而是兵部说了算。”

    “杨博为我作证,说那些棉甲是优等。那它们就是优等。里面那群聒噪乌鸦能奈我何?”

    严世蕃惊讶:“杨博那人可不常替人包庇罪责。你抓到了他的把柄?”

    林十三压低声音:“我哪有什么杨博的把柄。大哥您忘了,几年前在香山,我救过杨博的命。”

    “杨博那人的性子是有仇必报,有恩也必报。”

    “他跟我说了。这次帮我一回,今后两不相欠。”

    严世蕃笑道:“原来是这样。我都忘了,你是兵部夏官的救命恩人嘞!走走走,去我府上吃酒压惊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顺利脱罪。严党在九边的那一大批贪官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。

    接下来一个月,那些被押解进京的贪官一个个被审问、定罪。

    史书载:嘉靖三十八年,户科右给事中魏元吉等,劾奏诸边臣侵冒不职。世宗降旨:今年边粮发数多,管粮官任意侵费,以至钱粮亏折。有司官员严惩之。

    严府书房。

    严世蕃愤愤然的对严嵩说:“爹,徐阶那厮似是与陆炳合流了!不然他手下那群废物言官怎么可能有如此详尽的证据?”

    “他们几乎将咱严家在九边的人一网打尽。咱们在九边的辛苦布局白费了!”

    “爹,挨了打不还手那是懦夫。徐阶给咱家一拳,咱们得还他们一脚。”

    严嵩叹了声:“普天下的人都说你严世蕃是朝廷三大聪明人之一。善于解皇上出的哑谜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,你的聪明只是小聪明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不想想。陆炳有那么大胆子动我那么多门生、义子?还是徐阶有这么大胆子在朝堂上做这么大的动作?”

    “他们的身后是皇上呐!”

    “皇上的心思是——东南给了严嵩的得意门生。九边不能再让严家染指。”

    严世蕃惊讶:“皇上这是卸磨杀驴?”

    严嵩无奈的说:“若是卸磨杀驴,你我还能悠然在这书房中交谈嘛?”

    “我对你和下面那些人说了多少遍。如今严家是一棵大树不假,可树大招风。你们赚钱,我不反对。可你们不要太招摇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什么银子都往荷包里塞,丝毫不顾及周围无数眼睛正在盯着。”

    “我若是皇上,我也得打压严党!”

    严世蕃有些不耐烦:“爹,十年寒窗只为权,千里掌权只为财。咱下面那些人要发财,儿子也拦不住啊。”

    严嵩叹道:“唉,你们就闹吧。我都八十岁了。七十三,八十四,阎王不叫自己去。我迟早让你们连累,不得善终。”

    一个八十岁的老人,又要跟政敌勾心斗角,又要揣度圣意应付嘉靖帝。哪里还有精力、体力去严格管束门下党羽们?

    一种无力感在严嵩心中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沉默良久后,严嵩道:“替我写一封信给胡宗宪。告诉他”

    五月端午。

    林十三一家人在一起吃粽子,饮雄黄酒。

    吃罢饭,林十三去了碧云房中休息。

    林十三问碧云:“严阁老十日后八十大寿。让你准备的礼物准备好了嘛?”

    碧云有些为难:“这礼.还送嘛?我听到了一些风声。最近朝廷严惩了四十几名严党官员。严家似要势危啊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却道:“严家一两年内不会势危。皇上这一回只是对严家略加敲打。知道为何嘛?”

    碧云问:“为何?”

    林十三道:“因倭患未平。倭寇要靠严阁老的得意门生胡宗宪去剿。”

    “倭患未平,海上贸易便做不成。朝廷便不能开源,财政依旧吃紧。皇爷要靠严党的那些算盘精替国敛财。”

    “再有,若严家倒了,谁去站在台

第187章 我林十三清者自清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